欲书阁>国宝的文明密码> 第2章 孔雀绿釉陶瓶 穿越千年的海丝遗珍

第2章 孔雀绿釉陶瓶 穿越千年的海丝遗珍

本站推荐:北境狂龙逆天铁匠当虐文女主修了杀戮道九霄玄天神帝说好当导游,怎么变成天理了?甜爆!大佬们都被我钓成翘嘴了!重生1993,从军校退学之后公路求生从破旧汽车开始一位算命先生的回忆三鞭打散父子情,请陛下称太子联盟:我王者马甲被学姐扒出来啦御兽天骄:开局捡到魔狼幼崽我的维多利亚女友上岸后竟进入了超自然现象调查局开局穿越大夏,我在战场杀敌成神官途:我有通天背景却从科员干起东汉之乱世黄巾用读档专抢敌人机缘后,我飞升了刚退役,就和逃婚大小姐同居御兽之王:开场就润,爽到失联国宝里的文字国宝的名称是什么?国宝的文明密码是什么国宝的文明密码有哪些国宝背后的故事国宝里的中国密码国宝密令国宝的秘密国宝密钥



    一、墓室深处的惊世之光
    1965年暮春,福州北郊莲花峰南麓的农田里,几个农民的锄头突然触碰到坚硬的石块。
    随着浮土被层层剥开,一座深埋地下千年的砖石墓室渐渐露出真容。
    当考古队员小心翼翼清理前室时,三尊泛着幽蓝光晕的陶瓶突然映入眼帘——它们体型硕大如橄榄,釉色晶莹似孔雀尾羽,在手电筒的光束下折射出梦幻般的光泽,仿佛沉睡千年的精灵终于苏醒。
    这便是后来轰动考古界的五代闽国王后刘华墓。
    墓主刘华是南汉清远公主,22岁远嫁闽国,成为泉州刺史王延钧的妻子。
    十年间,她为闽王诞下四子二女,却在35岁芳华之年香消玉殒。
    尽管墓室早年被盗,珍贵陪葬品洗劫一空,但这三件孔雀绿釉陶瓶却因体型笨重、外表粗朴而被盗墓者忽视,成为揭开闽国海外贸易密码的关键钥匙。
    二、波斯工匠的智慧结晶
    这三件陶瓶通高均过7o厘米,最大者达745厘米,堪称庞然大物。
    它们微敛口、丰肩长腹,颈肩处装饰着四个环形耳,但耳孔并不贯通,纯属装饰性的"
    盲系"
    。
    瓶身外壁贴塑着四道粗绳状堆纹,远看宛如层层叠叠的幡幢,在孔雀绿釉的包裹下,仿佛被赋予了流动的韵律。
    更令人称奇的是,陶瓶胎体呈橙红色,质地疏松,与中国传统瓷器的致密胎质截然不同,而釉面则如玻璃般晶莹透亮,这正是典型的波斯低温铅釉工艺特征。
    这种以铜元素为着色剂的孔雀绿釉,起源于两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
    早在公元前2ooo年,苏美尔工匠就掌握了在陶胎上施釉的技术。
    到了萨珊波斯时期(224-651年),孔雀绿釉工艺达到巅峰,工匠们通过控制窑温,使釉色在蓝绿之间变幻,宛如孔雀开屏般绚烂。
    扬州三元路唐代文化层曾出土大量波斯釉陶残片,印证了这种工艺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路径。
    三、迷雾重重的身世之谜
    这三件陶瓶究竟是如何来到福州的?学术界至今争论不休。
    一种观点认为,它们是波斯商人通过海上丝绸之路直接输入的商品。
    五代时期,闽国在王审知父子治理下,推行"
    招来海中蛮夷商贾"
    的政策,开辟甘棠港(今福州马尾),吸引波斯、大食等国商船纷至沓来。
    《旧五代史》记载,闽国曾向中原王朝进贡"
    玳瑁琉璃犀象器"
    ,其中的琉璃器很可能就包括这类波斯釉陶。
    另一种推测则指向南汉与闽国的政治联姻。
    刘华的父亲刘隐是南汉开国君主,南汉地处岭南,对外贸易更为频繁。
    或许在刘华的嫁妆中,就包含了这些来自波斯的珍奇器物。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国宝的文明密码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欲书阁只为原作毕芙洛的云,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毕芙洛的云并收藏国宝的文明密码最新章节

所有小说和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只为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https://www.yutxt.com